找到相关内容1496篇,用时10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战后日本的传统佛教

    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之圣业"为宗旨的"中日密宗救援会"等,积极与日本当局的侵略战争合作。  另一方面,日本净土真宗、净土宗、临济宗、曹洞宗、天台宗、日莲宗等主要派别纷纷来华扩建寺庙,进行所谓"共存共荣"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85662450.html
  • 星云法师:自觉与行佛

    同体共生,共同发展,共存共荣。所以佛光会奉行人间佛教,只要在人间,都要发展当地的佛教。就等于美国有五十一州,除了有中央法制外,另外各州有各州的州法。中国三十六行省,也有自治区、特区、少数民族区,因此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3862497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社会问题”的看法

    各人心中各有本尊,所以不管耶稣、穆罕默德、孔子、上帝、关公,认定就好,不要互相排斥,也不要以自己心中的本尊去要求别人,所以大家要和平共存,你信你的耶稣,我信我的佛陀,各信各的。就如世间的学问,有人喜欢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262502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环保问题”的看法

    佛教对“环保问题”的看法 (2006.普门学报第 卅四 期)  星云大师讲 弟子满观记录  大自然与生物之间,原本是和谐共存的,但是,随著人类生活的方便,物质的富裕,这种和谐美好的关系,已逐渐荡然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十一、  过去常听到“以自然为师”、“与大自然和平共存”的观念。大师在国际佛光会的主题演说中,也曾谈过“自然与生命”、“同体与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362503.html
  • 佛教对“生命教育”的看法

    ?这些都是提倡“生命教育”的重要课题。甚至当我们在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同时,如何与宇宙众生、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缘展现同体共生,彼此尊重和谐的共存共荣,这都是生命教育所应涵盖的范畴。  生命教育是近几年来才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5162511.html
  • 二OO一年中国大陆佛教会议综述

    极为关键的课题:如果看待世俗性与宗教性的区别与共存?质疑敦煌文书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实际状况,并提出尼雅出土文献所展示的僧人住家现象,是否和敦煌有关联?  马世长认为大足石窟大佛湾第十五号龛和小佛湾第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562527.html
  • 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——以《佛祖统纪》为中心

    儒、道二教,必须保持共存的关系,所谓“道事天,天事佛,故为国者必两存之”(18)。虽然佛道是周遍法界的大道、常道,但仍有难以传播之时。志磐认为法运之通塞,与“天命...

    宋道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100762529.html
  • 苏美多比丘著:四圣谛(四)

    净心才是是否成为「完人」的关键。   在理知的层面上,「灭」是很容易了解的,但「实现」它可能相当困难,因为它势必要与我们所无法忍受的共存。例如:当我刚开始打坐时,我有个想法,认为打坐会使我更仁慈、更...

    苏美多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3662633.html
  • 探讨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文化

    佛教道德的出发点.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与儒家的“亲亲、仁民、爱物”同出一辙,“大慈大悲”就是强调人们要具有广博的爱心和同情心,以仁慈宽容、共存共享的心理和态度处理人类、整个自然界和自己的关系,达到...

    高荣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0562853.html
  • 诸家戒本通论

    与世共存,遂其成长发扬,充其生命元气,盖僧团之命脉实维系于此焉,而云规矩琐琐不足为佛亲教者乎?以佛之感化,巨奸大憝,终身皈命,可也。然以佛之感化,不足以改社会经济原理,悉就少欲清净之范围也。故自其...

    吕 瀓 释存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35362869.html